炒股配资门户 20万太平军拿不下2万湘军,10万湘军搞不定3千太平军,谁也别笑谁。
20万太平军拿不下2万湘军,10万湘军搞不定3千太平军,谁也别笑谁。太平军、湘军的攻坚战水平,半斤八两,双方都没打野战能力炒股配资门户,靠死磕拼消耗获胜。
太平军、湘军交战以来,雨花台之战最让人津津乐道。说起雨花台之战,大家都会这么说:20万太平军,被曾国荃的2万湘军打败,湘军碾压太平军。
有些人则说,太平军40万,湘军因为生病能战斗的还不足2万,李秀成还是打不赢曾国荃。湘军战斗力特别强,吊打太平军,没有湘军就没有清朝后面五十年。
客观看待历史,太平军、湘军半斤八两,谁也别笑谁。雨花台之战,太平军最多不到20万,且只有李秀成、李世贤兄弟战斗,其他12位王爷不出力,都保存实力。
湘军起初2万多,但控制长江航道,后勤、兵力补充顺利,而太平军却不行。就算只有2万湘军与后勤优势,曾国荃也比李秀成的处境好很多。
20万太平军拿不下2万湘军,就证明太平军很弱,湘军很强吗?答案是否定,因为湘军同样拉胯,而且比太平军表现很差。
李秀成自述中说,洪秀全奄奄一息时,城内士气低迷,又因为粮道被截断,能战斗的士兵不足3千。此时,是天京陷落前2个月,太平军到了崩溃边缘。
天京岌岌可危,有外地援军吗?洪仁玕去江浙搬救兵,没人理他。很简单一个道理,江浙太平军自顾不暇,且没有粮食,他们拿什么打仗?
湘军,又是什么情况呢?各路兵马云集,10余万大军围攻天京,彭玉麟、杨载福水师保证补给充足,曾国荃要啥有啥。曾国藩,两江总督,节制四省军政,是曾国荃最大依靠。
10万湘军精锐吃饱喝足,面对的是3千疲惫、饥饿的太平军。再则,天京城外除了钟山上的天堡城、地堡城2个据点,其余防御工事全部丢失,湘军已经非常靠近城垣。
天堡城、地堡城太平军不足一千,湘军却花了2个月时间,10万大军轮流攻击,不断靠挖掘地道以及使用西洋火炮轰炸,最后在叛徒的接应下才拿下地堡城。
拿下地堡城后,湘军同时挖掘二十多条地道,准备在城根爆破。不过,就在天京陷落前一天,李秀成还能率兵夜袭朱洪章大营,差点就破坏了湘军的工事,可惜太平军后继无力。
城池被炸开三十多丈宽缺口,第一批湘军400人冲杀,太平军投掷火罐,除了带头的朱洪章逃回来,其余全部阵亡。可惜,湘军人数太多,曾国荃又许诺破城后劫掠,大家签了生死状,这才破城。
区区三千陷入困境的太平军,曾国荃10万湘军打了2个多月,才因叛徒出卖拿下地堡城,得以靠近城垣。曾国荃如此拉胯,比李秀成差远了。
湘军包围天京一共2年2月。期间,除了李秀成率20万大军回来打44天,其他时间里天京并未得到外地诸侯勤王,太平军也没发动大规模的攻势,因为人手不够。
2年2个月,湘军在干嘛呢?答案是,结硬寨,打呆仗,与凭借后勤与水师优势,与太平军拼消耗。与此同时,李鸿章、左宗棠在江浙所向披靡,李秀成、李世贤兄弟没了生存空间。
曾国荃费时费力,慈禧恼火,下令李鸿章前来协助。曾氏兄弟想独吞攻克金陵果实,不愿意分享蛋糕,李鸿章不敢招惹他们,否则难免会厮杀,故而婉拒旨意。
10万湘军打3千太平军,没啥亮点,曾国荃有何资格嘲笑李秀成?雨花台之战,李秀成强攻44天,打伤了曾国荃左额,曾国藩吓得赶紧让弟弟撤退。
雨花台之战,湘军作为防守一方,阵亡五千余人,太平军进攻作战才损失一万。从攻坚作战角度看,李秀成已经很不错了,打出这么高的伤亡比例,同时期的湘军大帅,谁能做到这点?
太平军、湘军,其实都是半斤八两,谁也别笑谁,尤其是攻坚作战。湘军结硬寨,打呆仗,躲在堡垒里面,后勤补给充足,李秀成还要担心后院起火,岂能快速破城。
天堡城、地堡城,也是无比坚固,湘军除了蛮干,没啥办法。如此,战争势必旷日持久,无法速战速决,只要太平军有饭吃,有武器,湘军估计一辈子都破不了两座堡垒。
太平军、湘军作战,都是以城池攻防战,堡垒防御为主,而不是直接阵地大决战,故而谁也别笑谁,都要花费很长时间,靠拼消耗才能获胜。
那么,作为双方主角的李秀成、曾国荃,谁更厉害呢?李秀成除了打曾国荃,还要在东线迎战淮军、楚军、洋枪队、英法联军,曾国荃只需要对付李秀成而已。
李忠王、曾九帅,角色定位都不一样。李秀成在太平军的角色,类似辅政大臣炒股配资门户,啥事都需要他来做,这点连曾文正都不行,更别说老九了。
下一篇:没有了